随着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业,许多国际银行,尤其是那些已经在香港拥有强大业务的银行,对开拓中国大陆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本系列的三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香港与中国大陆在监管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动态监管环境下,我们在遵守法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打击洗钱活动的战争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颁布了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然后,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引起了对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的重视。作为AML的关键组成部分,“了解你的客户”(KYC)流程对所有银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不仅可以识别洗钱风险,而且可将其防控至可接受的水平。因此,确保监管机构的KYC政策准确有效,并辅以严格的KYC框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的洗钱风险。
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作为全球经济巨头的中国大陆,仍然是洗钱活动的温床。加强执行和监控KYC政策以识别客户是当前的需要。相应的监管机构,即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以及中国人民银行(PBOC)、中国银行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和中国大陆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意识到了这一威胁。他们一直在努力加强KYC合规要求。
2017年,HKMA进行了1820宗反洗钱调查1,显示出了监管机构对执行指导方针的严格态度。与此同时,PBOC进行了1708次反洗钱的执法检查2。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香港和中国大陆如何追赶上全球KYC标准;评估并比较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发布的KYC指导方针;举例说明跨境纳客的业务案例,并强调行业内的关键痛点。
多年来,香港和中国大陆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持全球KYC政策标准。香港自1991年起成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成员,中国大陆自2007年起成为其成员。FATF成立于1989年,是一个旨在打击洗钱的政府间组织,被公认为全球标准,在全球拥有超过37个成员。作为FATF的一部分,香港和中国大陆均应接受定期检查,以确保对AML控制措施(包括KYC流程)进行有效监督。近日,《FATF对中国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措施的相互评估》3在2018年7月实地考察后发布。此外,香港和中国大陆均遵循由13家全球性银行组成的协会——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group)——制定的标准,旨在制定有效管理金融犯罪的框架和指导方针。
尽管如此,香港和中国大陆的银行海外分行仍因违反KYC监管要求而受到处罚,这表明仍存在一些挑战,尤其是在业务层面。
对于已经在香港运营并计划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国际银行,以及旨在扩大香港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中资银行,重要的是要看清KYC政策在两个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差异,为合规的跨境业务发展奠定道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重点介绍KYC框架的基本组成部分,并比较香港和中国大陆监管要求的成熟度(图1)。
根据HKMA AML指导方针4,根据客户在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评级,可将尽职调查分为三类:简化型尽职调查(SDD)、客户尽职调查(CDD)和增强型尽职调查(EDD)。根据中国大陆的指导方针5,对不同类型的尽职调查没有明确的说明。
HKMA指导方针将BO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25%以上股份、25%投票权或对客户拥有最终控制权的自然人、法人或信托。尽管中国大陆对BO的定义与香港相似,但根据2018年的通知6,FATF发现中国大陆在登记和保留BO信息的安排方面存在不足,在法人BO的透明度和法律安排方面存在技术上的不合规。
HKMA指导方针界定了三类PEP:外国PEP、国内PEP和国际组织PEP。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PEP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以外的地方担任或已经担任重要公共职能的个人,而国内PEP在PRC境内扮演类似的角色。PBOC建议对外国PEP的定义与FATF的定义类似,但FATF在其2018年的审查中确认,中国大陆的指导方针中没有规定国内PEP或任何其他类型的PEP。
从集团层面来看,允许在岸子公司利用离岸子公司现有的KYC信息,这可以大大简化银行的纳客流程。根据HKMA指导方针,银行获准依赖(海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程序的任何部分。在适用集团范围内的政策的情况下,政策应符合银行所遵守的当地AML和KYC监管要求。根据中国大陆的指导方针,本地银行在与第三方银行合作前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此外,在最近的《关于加强监管力度的通知》7中,监管机构明确补充道:银行不得依赖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8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过程的任何部分。
由于香港和中国大陆均被视为紧跟全球KYC标准,跨境纳客或开户不再是挑战。香港永久性居民现在可以在不离开香港的情况下开立大陆银行账户,以完成纳客流程。鼓励银行主动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以加强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9。跨境客户吸纳及开户是连接香港及中国大陆金融市场的主要步骤。
2019年3月,香港一家银行宣布启动香港永久性居民远程开立中国大陆个人银行账户的试点计划。香港客户现可通过在香港的任何一间银行分行的认证,完成在中国大陆开立账户的手续。事实上,几年来,许多中资银行一直在提供开户见证服务,即中国大陆的理财客户可以在本地(集团的本地子公司银行)开立香港银行账户。这种联系受到监管机构和市场的强烈欢迎。我们预期跨境纳客及开户至关重要,并将继续成为落实大湾区财务策略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香港客户在中国大陆开立账户相对容易,因为香港银行持有的KYC信息足以满足中国大陆的纳客要求。另一方面,香港的银行在吸纳中国大陆客户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图2)。
除了香港银行在吸纳中国大陆客户方面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外,有效识别和核实客户仍是香港银行的普遍痛点。大多数银行在纳客时面临的共同痛点包括(但不限于):
KYC流程是目前银行中最复杂、人工和非结构化的流程之一。近年来,在众多旨在加强AML控制措施的新监管要求的推动下,成本和风险大幅上升。
然而,那些已经在香港或中国大陆拥有强大业务的银行,可以利用上述监管方面的相似性,通过跨境纳客向其他市场扩张。下文概述香港与大陆间KYC框架的主要要点(图3)。
鉴于我们在帮助银行采用合规的AML/KYC标准方面的行业经验以及我们的项目管理技能,我们可以帮助您评估现有的KYC流程,设计一个针对(跨境)纳客,以及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高效目标运营模型,并就KYC流程设计提供建议,以高效、有效和精简的方式提供符合监管期望的服务。我们在先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AML控制措施的挑战和机遇,点击此处。
我们很乐意与您进一步探讨AML/KYC框架,或弥合香港与中国大陆在KYC合规方面的业务差距。